滁州網訊 近年來,鳳陽縣加快打造高效優質貼心的社會救助服務體系,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管理服務,分層分類實施社會救助,及時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對困難群眾“應救盡救”“應保盡保”,釋放出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繪就困難群眾的幸福底色。
鳳陽縣轄17個鄉鎮239個村(社區),截至目前保障城鄉低保戶20215人、特困供養人員4446人,認定低保邊緣戶、支出型困難人口等低收入對象1603人,持證殘疾人25927人,社會救助對象占比大,社會救助任務繁重。2022年以來,鳳陽縣民政局積極探索“社工+社會救助”模式,指導社工服務機構介入社會救助工作,為救助對象提供愛心幫扶、能力提升、心理疏導等方面專業服務,拓展了社會救助服務的內涵,推進社會救助由單一物質救助向綜合型救助服務發展。
家住太平社區的索大爺是分散特困供養人員,肢體殘疾,出行不便。臨淮關鎮社工站在上門走訪困難群眾時,看到索大爺的情況,利用專業服務理念,整合社區資源為索大爺提供幫助和支持,為他提供愛心捐贈、上門慰問等服務,讓其能夠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
因太平社區是臨淮關鎮最早的一個社區,也是困難群眾較多的社區。為積極解決基層社會救助服務力量單一、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鄉鎮社工站以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為支撐帶動志愿服務,由社工組成各類服務隊伍,深入群眾家中入戶探訪。根據每戶不同的困難情況,鏈接愛心企業提供愛心捐贈、上門慰問等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社工站還對高齡獨居老人、殘障人員、特困供養人員等群體重點關注,建立臺賬,為他們提供有深度、有溫度的專業社工服務。積極落實特殊困難群體幫扶長效機制,采取急難、醫療、住房、就業和基本生活“五幫扶”措施,讓困難群眾有了更扎實的兜底依托。
同時,鳳陽縣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拓寬探視巡訪范圍,加強對管轄范圍內的農村留守老人、獨居老人、困難老人等特殊群體的巡訪探視,做到關愛守護無死角、無遺漏。2018年以來,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累計服務112992人次,投入服務經費699.8萬元。
“我們加強與教育、醫保等部門的溝通,落實主動發現機制,每年將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等數據信息主動交給教育局,通過數據比對及時對困難學生提供教育救助。”鳳陽縣民政局分管同志說。近年來,鳳陽縣民政局還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通過完善主動發現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化手段應用、加大走訪排查工作力度和做好救助熱線辦理服務等方面,拓展主動發現渠道,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對象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鳳陽縣民政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政局將繼續從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專業工作理論和方法;以學習的姿態,不斷汲取好的、有借鑒意義的做法和模式,完善自身專業能力,更好地服務救助對象,做好社會救助民生兜底工作。”
(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