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局起步關鍵時期。滁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和滁州市“兩會”為全市描繪了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也激發了明光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豪情。
日前,明光市委書記張秀山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剛剛過去的2022年,明光市聚焦穩中求進,聚力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拼速度”,鄉村振興“拼質量”,城市建設“拼品質”,綠色發展“拼成色”,改革創新“拼成效”,改善民生“拼質感”,管黨治黨“拼擔當”,明光市綜合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滿意度進一步提升。2023年,明光市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滁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按照滁州市委“十個堅定不移”的部署,突出做到“十個聚力”。
聚力抓好首要政治任務,更高站位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抓好大學習、大宣傳、大貫徹,組織宣講團開展巡回宣講,推深做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七進”活動。
聚力發展實體經濟,更大力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工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農業“兩強一增”行動、服務業“鍛長補短”行動,推動總投資106億元的華潤新材料、80億元的蘇美達光伏等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聚力促進區域協調聯動,更高質量推進城鄉一體化。推動“三區同建”、壯大鎮域經濟、強化城鄉融合,完成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獨立工礦區、經開區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升級,努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高質量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聚力實施科教興明戰略,更實舉措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推動嘉山英才集聚,確保“兩校一館一中心”建成使用;支持蘇博特、都鉑、利拓智能等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在明發展壯大。
聚力文化繁榮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奏響新時代文化主旋律、打好宣傳工作主動仗,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教育群眾;挖掘尿布灘、躍龍崗、招信古城、浮山堰等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古文化走廊。
聚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加扎實推進美麗明光建設。守護綠色生態家園、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倡導綠色生產生活,保護好“三湖四庫”,實施重點企業節能降碳行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行動,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加快創建“低碳城市”。
聚力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強擔當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雪亮工程”、智慧社區建設,依法打擊治理電詐、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確保政法“雙提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聚力深化改革開放,更大氣魄提升高質量發展動能。向擴大開放要活力、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向營商環境要競爭力,主動融入長三角,加快推進寧洛高速“四改八”、合新高鐵明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開工建設G104明光段改建、池河防洪治理等重點工程,發展門戶經濟、樞紐經濟。加快明光—盱眙省際毗鄰區建設,提升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能級。
聚力全過程人民民主,更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持續深化法治明光建設,全面爭創全省依法治理先進單位。
聚力增進民生福祉,更深情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升普惠性民生、做實基礎性民生、強化兜底性民生,持續開展暖民心行動、為民辦實事,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閱讀圈,加快市應急醫院建設,完成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擴建工程,推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兜牢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底線。
接下來,明光市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圍繞“沖刺600億、實現高質量”目標和“超均速、進前列、上臺階”總要求,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生態立市,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往實處落、向高處攀,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