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來安縣雷官鎮橋灣村,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明鄉風撲面而來。看著風景如畫的村莊,很難想象它過去的模樣:道路狹窄、交通不暢、發展不快,群眾叫苦連連……而橋灣村的嬗變,還得從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凌宇坤說起。
橋灣村位于雷官鎮南部,與南京市六合區新集鎮相鄰,滁河穿境而過,屬于典型的圩區村。2021年6月10日,凌宇坤作為滁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選派干部來到該村任職。凌宇坤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來到橋灣村時的情景,“6間瓦房構成的黨群服務中心和黨員活動中心,還有3間瓦房建成的村綜合服務中心,由于地處低洼地段,常年積水且地基不深,墻體出現開裂情況,既無法滿足日常辦公安全要求,也無法為村民提供良好的辦事環境。”駐村頭一天,村“兩委”干部在與凌宇坤交談時,就吐露要改善黨群服務辦公條件的心聲。自那時起,凌宇坤就暗自下決心,將改善黨群服務環境作為第一件要干的事。他三天兩頭往鎮里跑,了解政策、尋求支持,經過努力,成功爭取90萬元資金并于去年12月28日建成新的村黨群服務中心,極大方便了群眾辦事,也提振了村干部們的精氣神。
“要想富先修路”。凌宇坤認識到,若不把道路建設滯后這個困擾村子發展的“絆腳石”踢開,便無法跨出帶領村民致富的關鍵一步。他走遍25個村民組,認真傾聽群眾意見,積極向市級交通主管部門、縣級鄉村振興、財政部門先后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00萬元,實現村級主干道“白改黑”、沿線涵管更換及安全防護設施完善等,新建了通往楊郢、孫莊、漢董、陳一及下郢等8個村民組共計9條全長3.2公里硬化道路。去年汛期,針對群眾反映強烈施河堤頂道路硬化問題,他沒有遲疑,立即行動,爭取534萬元“革命老區建設”資金,歷時2個多月,于10月22日順利完成“雷官鎮花橋至下陸圩施河堤頂道路硬化工程項目”建設。“以前村級主干道、村組道路和河堤頂年久失修,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現在道路四通八達,還有路燈,我們晚上裝貨也方便多了,感謝凌書記為我們做了件大實事啊。”雷官鎮橋灣村苗木種植大戶雷文學高興地說。
出行的道路通了,發展的道路也要拓寬。“發展農村產業,離不開良好的區域位置和基礎設施條件,只有村莊有規劃、環境美如畫,才能更好吸引投資和人才返鄉創業。”凌宇坤告訴記者,經過與相關部門不斷對接爭取,最終將橋灣中心村列為2022年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點。目前,規劃已經編制完成,進入雨污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施工階段。為了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橋灣村在改廁工作上下真功夫,先后完成94戶家庭“改廁”工作,一改往日“臟亂差”現象,有效地改善了農戶如廁環境。今年還完成了大東閘電氣化改造,清除了村內九聯圩直排站、陳巷子抗排站、一級站及溝渠障礙物,及時疏通全村水系,村里的溝渠防汛抗旱承載能力增強了,群眾再也不用為旱澇問題擔心了。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凌宇坤通過盤活原橋灣村閑置小學資產、參與鄰村養殖場配套設施建設、向F001省道施工方出售泥土、改造集體旱地對外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6萬元,較2021年翻了一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我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成果體現到真抓實干上,堅持黨建引領,繼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推進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展望未來,凌宇坤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