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開幕,《安徽省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在開幕式上正式發布。這是安徽省首次在省級層面出臺新材料產業專項支持政策,涵蓋原始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推廣應用、產業集聚、產業生態等全鏈條全環節。
真金白銀支持創新攪動產業活水
創新始終是發展的驅動力。為助力科研團隊、創新企業攻克源頭核心技術,安徽將按年度制定新材料研發攻關產業化清單,采取“定績效目標”“對號入座”方式實施重大研發攻關產業化項目。
同時按照研發費用和設備投入最高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其中,獎勵項目科研團隊的比例不低于50%。高校、科研院所等也將享受到高水平創新成果跟蹤對接和服務。
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將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經評定的首批次新材料,安徽將按照《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發展若干政策》規定,綜合采用財政直補、落實稅收優惠、融資擔保、保險補貼等方式予以支持。
為培育出更多創新主體,政策中提出,將制定并動態更新新材料產業“雙招雙引”招引目錄清單,支持各市因地制宜補鏈延鏈強鏈,實施精準招引,重點招引新材料領域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專精特新企業及高層次人才團隊等,各市可綜合考慮項目投資、畝均效益、帶動就業、創新成果等因素給予獎補。
今后,新材料企業對設備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將獲得獎勵。依據《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安徽將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更多新材料企業也將步入“專精特新”隊列,政策中明確,將對培育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每戶獎勵100萬元。
金融賦能生態營造為產業添續動力
在優化資本配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中,金融服務的功勞必不可少。為此,安徽將建立新材料企業“白名單”,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向銀行機構推送對接,對首次對接不成功的企業,通過輪換機制重新分配銀行機構。支持金融機構對“白名單”內企業開展“貸投批量聯動”試點。
對照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及北交所上市條件,安徽將建立新材料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甄選優質新材料企業開展梯度培育和精準對接,力爭2026年入庫企業達到50家以上,每年新增新材料上市企業1家左右、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左右。
同時,安徽將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對新材料企業成功發行債券融資用于制造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領域的,按其發債金額給予分段貼息:5億元及以下的,按實際利率的10%貼息;5億元至10億元的,按實際利率的5%貼息;10億元以上的,按實際利率的3%貼息。單戶企業每年最高貼息30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3年。
為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安徽將組建運營總規模不低于135億元的省新材料產業主題基金,服務新材料產業發展和“雙招雙引”重大項目建設,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
推動平臺建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為營造產業沃土,讓安徽產生源源不斷的產業向心力,政策中提出,支持在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省認定化工園區等新材料產業聚集區建設共性技術研發、中試、試驗驗證等產業公共服務項目。對符合支持標準和達到績效目標的產業公共服務項目,采取投資期建設補助和運營期績效獎勵的方式給予支持,單個項目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
工業互聯網作為鏈接產業上中下游的服務平臺,近年來對產業的繁榮作為愈發明顯。如羚羊工業互聯網打造出的線上永續對接平臺為不少企業帶來合作。
今后,安徽將鼓勵新材料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對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最高給予3000萬元獎補;對行業、區域、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補;對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補。
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