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記者從省經信廳了解到,皖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國家級綠色工廠數量居全國第6位,綠色園區數量居全國第2位。目前,安徽擬選取5個細分行業作為2022年度數字化轉型試點行業,對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且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積極申報試點企業。
案例:數字化轉型助力知名皖酒減排降碳
在古井集團龍瑞玻璃公司酒瓶生產車間,一個個酒瓶正整齊地從流水線上“浴火而生”。為解決瓶身噴涂產生的廢氣排放問題,企業專門采購了VOCs氣體治理設備德爾環保設備——設備的吸附風機將噴涂線噴室氣體吸入脫附系統,利用脫附系統中的活性炭吸附廢氣,催化燃燒,廢氣達到環保要求才能排入大氣。
然而,在設備運行期間,吸附風機以固定頻率70kW不間斷運行,當生產線數量減少時,則會造成電力浪費。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進行了數輪針對性實驗,不斷提高待機時間以達到節能的效果。目前脫附系統實驗到每月運行10天、待機20天即可滿足排放需求,較2021年月耗電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計劃:每年培育“四化”改造示范生產線百條以上
記者從省經信廳了解到,在打造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方面,安徽累計培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044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29家、居全國第6位,綠色園區14個、居全國第2位。
“2019年以來,1.3萬戶規上企業更新設備121萬臺套以上,重點行業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0%左右。”據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工業互聯網也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全省已累計培育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30個,入選工信部試點示范30個。“累計超2.2萬家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基本形成以‘雙跨’平臺為引領,區域型平臺橫向覆蓋,行業型平臺縱向連接的全方位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體系,產業鏈覆蓋能力不斷增強。”
省經信廳還透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方面,培育3家以上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30家以上行業型、專業型、區域型工業互聯網平臺,100家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完善專項項目遴選和服務長效機制,引導和支持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生產線全線改造。”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電子、機械、汽車、船舶、冶金、建材、化工、輕工、紡織、醫藥、節能環保等重點行業領域,每年培育“四化”改造示范生產線100條以上。
進度:擬選取5個細分行業作為年度試點行業
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全省各地均全力以赴。以合肥為例,聚焦平臺建設、“智改數轉”、服務商培育、場景應用、安全保障等出臺十條獎補舉措,結合不同企業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梯度支持,最高獎補500萬元。
政策支持,無疑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信心。記者從省經信廳了解到,安徽擬選取汽車零部件制造、電子器件制造、智能消費設備、通用零部件制造、紡織服裝等5個細分行業作為2022年度數字化轉型試點行業。
“在匯總梳理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基礎上,公開征集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由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主動對接匹配企業,聯合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申報,中央財政將根據試點企業數字化改造完成情況,對完成改造目標的服務平臺安排獎補資金。”據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已獲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再納入試點范圍。
合報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