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今年以來,明光市堅持“文化為魂”,以52公里軍嶺段建設為重點,以“軍、食、茶、石”文化為特色,著力打造特色軍旅文化旅游產業。
以“軍”文化打造愛國基地。該市投入355萬元,仿照明朝嘉峪關長城修建手法,建設柳巷浮山堰、嶺上人家和松樹里小長城、烽火臺。投入150萬元,在軍嶺段沿線建成坦克、大炮、裝甲車等武器裝備體驗站10個,設立全軍十大英模長廊、從這里走向戰場、三界軍旅文化廣場等,積極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以“食”文化打造“金字招牌”。圍繞“鄉土、鄉情、鄉愁”,該市挖掘推廣了女山湖全魚宴、嘉山“二十四道鮮”,投入財政資金4336萬元、社會資金29050萬元,積極開發月牙灣、錦華街、尅街、八角樓、金橋灣等特色美食旅游線1條。著力打造明光“夜間經濟”集聚區,積極擦亮明光菜“金字招牌”。
以“茶”文化打造衍生產品。該市采取“政府+村集體+社會資本”合作方式,整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83.84萬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720萬元,分批次建設南崗茶村、萬畝油茶、茗香茶文化展示基地、采茶民宿,大力開發茶葉衍生產品3個品種,讓游客“聞茶香、賞茶藝、論茶道、品茶食”。
以“石”文化打造“網紅打卡地”。充分利用本地獨特的火山石、花崗巖,通過石刻、石雕、石繪等方式記載雷鋒日記、抗戰故事,重現小王郢阻擊戰、渡江偵察記等戰斗場景。投入20萬元,沿軍嶺段建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石景觀12處。就地取材,財政投入290萬元把自來橋鎮何郢“石頭村”打造成為“網紅打卡地”。
(闞緒照 葛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