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追施小麥返青肥1865萬畝,化學除草1463萬畝次
◎全面啟動重點病蟲害統防統治
本網訊(記者 史力)春分將近,正是春耕生產大忙時節。走進蕪湖市灣沚區紅楊鎮興塘村源豐家庭農場的溫室大棚內,眼前一片嫩綠,擺放整齊的秧盤上,稻秧已一寸多高。“目前全區早稻育秧已完成七成以上,預計3月20日將全部完成。”灣沚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崔海龍介紹。
從淮北到江南,連日來全省各地搶抓農時和有利天氣,加快春耕備耕。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全省春季農業科技服務活動方案,組織1.3萬余名基層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全省共發布技術指導意見567次,舉辦培訓班3825期次,農技員專家下鄉指導150383人次。截至目前,全省組織開展小麥化學除草1463萬畝次,農作物防治病蟲2139萬畝次,追施小麥返青肥1865萬畝、拔節肥1025萬畝;追施油菜薹肥676萬畝次;病蟲害防治1272萬畝次。
省農業農村廳深化農業和糧食生產保豐收廳領導包保聯系服務制度。抓好全年糧食大豆任務分解落實,適度擴大早稻面積、穩定一季稻面積、擴大適宜地區蓄留再生稻,擴種大豆,穩定玉米、薯類雜糧種植面積,實現掛圖作戰、對“表”種田,確保糧食生產面積只多不少。強化春季農資市場保供,全省已調購各類肥料332.41萬噸、農藥0.45萬噸,庫存肥料88.41萬噸、農藥0.81萬噸,調備農作物種子25萬噸以上,與上年同期持平。目前全省早稻、玉米種子供應充足,化肥、農藥、農膜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質量總體較好。
全面啟動以小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為重點的病蟲害統防統治。制定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推行省級無人機防治赤霉病質量監管和小麥赤霉病全程綠色防控提質控害增產技術模式,確保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確保夏季糧油再獲豐收。
下一步,各地將搶抓春季田管,確保不誤農時,突出抓好小麥、油菜等在地作物田間管理。及時兌現落實涉及糧食生產政策,落實廳級領導聯系市的糧食生產保豐收包保服務制度,積極開展“科技特派員+”行動,持續推動機收減損節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