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合肥召開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長會議,公布2021年我省文旅行業“成績單”:全年接待國內游客5.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578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70.9%和67.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1年,安徽文化藝術出新出彩。完成黃梅戲《不朽的驕楊》等10部入選全國“百年百部”工程劇目創排、演出。話劇《今夜星辰》等40多個作品參加全國展演。黃梅戲《獻船》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劇目創新獎”。《風雪大別山》等16個項目獲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
公共文化服務惠民樂民。全省村級綜合文化中心覆蓋率由96%提高到98%,總數達1.75萬個。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全覆蓋,開展各類活動2.5萬場、參加人次4000多萬。實現A級旅游景區、公共文化場館社保卡“一卡通”全覆蓋。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卓有成效。大工山-鳳凰山銅礦等7處遺址入選國家“十四五”大遺址目錄(數量全國第八)。凌家灘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公布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錄、十大文物活化利用優秀案例。全省新增國家級非遺項目11個,總數達99項。新設立宣紙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省在建項目1550個,其中,續建項目1138個,新開工項目412個,全年完成投資1286億元,同比增長10.2%。黟縣西遞榮獲首批“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全國2個),金寨縣大灣村等2個項目入選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繪本大系》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四屆動漫獎,實現我省零的突破。
市場環境持續向好。全省文旅行業實現疫情“零傳播”、安全“零事故”。全省4A級以上旅游景區視頻監控信號全部接入省級平臺,實現對1000家網吧的實時監控巡查。
據悉,今年,我省將按照“一體兩翼”工作思路,統籌疫情防控和文旅行業復蘇振興,著力打造安徽文旅“六大特色板塊”,確保全省旅游市場恢復到2019年的80%左右并力爭更高。(記者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