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1月12日電(周坤)記者從12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營收入超過全國五分之一,新型顯示產業已成為江淮大地最具優勢產業。
發布會上,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介紹,自2008年發展至今,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已形成以顯示面板為核心,以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學膜、驅動IC、特種裝備等為配套,液晶顯示、OLED柔性顯示、硅基微顯示到激光顯示等門類齊全,帶動電視、計算機、可穿戴產品等下游智能終端全面發展的“從沙子到整機”全產業鏈布局。
如今,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營收入超過全國五分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肥是全球唯一擁有4條高世代面板產線的區域,面板產能約占全球10%,產品供應基本覆蓋國內外主流終端廠商。
近年來,安徽省各地顯示產業發展迅速,一大批重大項目持續強力推進。京東方集團在合肥已建有3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1條使用OGS技術的觸摸屏生產線、1個應用打印OLED技術的研發平臺、1座整機工廠以及京東方合肥醫院,加上相關配套廠等,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此外,總投資440億元的維信諾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在年初實現廠房封頂,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滁州惠科8.6代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產能和良率快速提升;蚌埠玻璃院國內首條自主研發8.5代顯示玻璃基板生產線產品下線……“安徽省累計完成新型顯示領域投資將近2000億元,在建項目計劃投資額約1000億元。” 柯文斌說。
新型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安徽已擁有現代顯示技術重點實驗室、京東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省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技術創新平臺,承擔了“柔性AMOLED技術開發”“量子點發光顯示關鍵材料與器件研究”等諸多國家級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涵蓋面板、基板、光罩、背光模組、特種顯示、觸摸屏等環節。合肥眾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的育人平臺,每年可以培養出數以千計的新型顯示專業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