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財政部部長劉昆15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19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33.9萬億元
報告介紹了目前國有資產總體情況。截至2019年底,全國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33.9萬億元、負債總額149.8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64.9萬億元。全國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93.2萬億元、負債總額262.5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20.1萬億元。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37.7萬億元、負債總額10.7萬億元、凈資產27.0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11.8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5.9萬億元。
此外,因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尚未完成,全國國有土地、國有森林、草地總面積為截至2018年底數據,分別為50552.7萬公頃(75.8億畝)、8436.6萬公頃(12.7億畝)、28603.3萬公頃(42.9億畝)。201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29041.0億立方米,內水和領海面積38萬平方公里。
全面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劉昆全面介紹了財政部管理國有資產的情況。
在企業國有資產方面,著力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構建國民經濟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進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全面完善管理體系,提升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水平。研究起草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條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支持普惠金融提質增效,提升用戶金融獲得感。
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方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過緊日子要求落地生效。服務和保障社會事業發展,全力支持脫貧攻堅。著力提升管理規范層級,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夯實管理基礎,持續優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舉措。
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方面,圍繞重大戰略精準施策,確保各項政策規劃落地實施。認真履行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穩步開展各項基礎管理工作。推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加強自然資源法治體系建設,嚴格開展清查治理和督察執法。
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劉昆同時透露了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安排。
一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建工作與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相統一。堅持和完善中央企業黨建責任制考核,加強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建設。切實落實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二是著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系列文件精神,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是加快構建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框架,促進國有金融資本職能有效發揮。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框架,適時出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條例。
四是持續強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基礎管理,推進資產管理提質增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特點的管理體系。
五是筑牢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基礎,不斷健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健全完善國家級數據庫管理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加快推進清查試點和資產價值評估標準制定。建立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協作工作機制。